重点推介创意产品热销产品购物车代理招募甯园商城欢迎页甯园商城商品分类热点会议活动财经生活甯氏图库人才库丝路茶馆宁钢专栏老赵说巢湖老赵说甯武甯武文化园甯家陶业寻甯记简介寻甯记宁向东的管理学课程当代中国艺术网甯钟的课程甯商人物志佳和国际2023两会精华学术研究史海钩沉寻根问祖谱系大观好家风甯氏大通谱《中华甯氏大通谱》资料采集古迹探访传统文化祠堂谱牒甯商之家大会动态参展企业第一届世界甯商大会第二届世界甯商大会甯商大会报名第三届世界甯商大会世界甯商大会甯商名家精彩文萃商学院大数据活动预告《天下甯商》甯商行甯商公益甯商动态天下甯商甯商新鲜看美甯商城v品牌大街中华甯氏历史文化生态园评家事 观点评家事 意见评家事 建议家谱咨询寻根问祖活动咨询商务咨询家事曝光给理事长留言给秘书长写信甯氏创业者宁商合伙私信甯氏合伙项目甯氏合伙项目讨论宁商合伙公益捐款公示他山之石公益互访互学精品项目信息港直播第四届甯商大会2019甯商大拜年甯商大拜年宁杨锁宁中伟VIP形象企业大街点击入驻品牌大街最新入驻对话新宾客聚焦大街家谱祠堂甯氏文史寻根名人播迁甯商圈信息发布项目推广生态园直播爆料社交旅游教育深度好文姓氏故事好家风祖传诗词楹联资料下载政界商界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军界人物名人馆甯商企业名录甯氏溯源甯氏世系文献文物番衍迁徙郡望与堂号宗彦贤达甯氏大通谱要闻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美国越南泰国加拿大非洲马来西亚甯氏动态历代名人寻根问祖寻根源流字辈宗谱名片库文史宗祠功德留言提交我要给宗亲拜年

地名宁国探源

 二维码 1057



发布时间:2013-10-18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分宛陵县南乡置宁国县、怀安县。两县先后数次被废立,于唐天宝三年(744),以原宁国、怀安二县地,置宁国县,从此宁国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当年东吴孙权为何用“宁国”二字作为一个县的地名呢?现探源如下: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康叔即为西周卫国肇基祖,传九世祖卫武公,封子季亹(men)于甯邑(今河南修武县获嘉。“邑”有多种解释,《说文》:“邑,国也。”)为甯国,国人以地名为姓氏,季亹为“甯”氏始祖,现河南修武是甯氏发源地。甯國为卫国的诸侯国,甯國介于今河南新乡市与焦作市之间的修武县。甯國意取吉语,《易·乾卦》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书·康诰》曰“裕,乃以民宁”;《诗·大雅》曰“遹求厥宁”,皆为“安”之意。即祈求邦宁国泰,长治久安之意。公元前691年宁跪(卫国大臣)入秦,秦襄公曾孙因功谥号“宁公”由嬴改为宁姓。所以秦地陕西等地宁姓颇多。汉字简化后“甯”亦称为“宁”。      

春秋争霸战中,楚庄王六年(公元前608年),庄王亲率大军出伐陈国和宁国,击溃来援的晋军。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春,楚郑邲地之战结束数月后的同年冬天,楚庄王乘胜攻灭萧国,形成对甯国的月形包围,甯国险遭灭国。      

在220多年中,甯氏傲居卫国公族为卿达七世,直至公元前546年甯喜(卫国大臣)被卫献公诛杀,招至灭门诛连,甯氏被迫外逃开始迁散。公元前469年北魏吞齐,又迫甯氏外迁河北、山西、安徽和岭南两广。        

约在此期间,甯国家族(可能是王族)的一支一路南逃,来到了今天的安徽省宁国市竹峰办事处万福村一带定居下来,取名仍为“甯国”。那时的甯国还是荒芜之地。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甯姓人氏不断增加,居住地亦向霞西、庄村、青龙、西津扩展,甯国(今为万福村)成为甯姓人氏的中心活动地带。甯国人正直豪爽,勤劳,臂长力大,勇敢好战,成为山越人的一部分。“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之后,甯国名声越来越大,成为宛陵县南部之乡地名,称甯国乡,且被众人所认可,甯国乡历史久远。甯姓先后迁往安徽的还有旧凤阳府宁陵县,今阜阳市、肥东县、青阳县陵阳镇等地的宁姓人氏。      

从古宁国迁往各地的宁姓人氏居住地地名一般都带有“宁”字,如迁往山东的为宁阳县;迁往江西的为宁都县;迁往湖南的为宁乡县;迁往广西的旧为宁新县(三国天纪四年〈280年置新宁县,同年改为宁新县〉);迁往河北的旧为宁县(汉置,隋省,故城在今河北宣化西北);迁往云南的旧为宁州;迁往山西的旧为宁边州,迁往安徽的还有旧为凤阳府宁陵县(明朝初期,宁陵县宁正父子均为朱元璋的大将。)……      

孙权为了称霸于江东,消除皖浙赣一带山越人的不稳定因素,建安十三年(208),派大将贺齐征讨丹阳郡西部的黟、歙二县。贺齐出奇兵平定山越人。孙权析黟、歙为六县,设新都郡,令贺齐为新都太守(据《三国志·贺齐传》)。孙权又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在南扼徽浙赣山区、北控宣广丘陵平原的战略要地宛陵县南部置宁国县、怀安县,加强对山越人的管理(据《读史方舆纪要》)。众所周知,君王取县名一般是不会带“国”字的,“甯国”县名是沿袭原甯国乡名而来,且“甯国”二字意取吉祥,它符合《地名学》的驻地命名法。宁国县治在今竹峰办事处万福村(《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华地图学社出版)。    

“怀安”县名意取怀念安定的日子。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举孝廉,任甯国长(县达万户设令,不足万户设长),转在怀安(据《三国志·周鲂传》。周鲂是甯国县最早的甯国长。公元219年,吕范“以栗阳、怀安、甯国为奉邑” (据《三国志·吕范传》)。嘉禾三年(234)八月,丹阳太守诸葛恪为抚越将军,征讨山越,在今宁国城南十三里独山(宁国通往徽州的交通要道)筑土城(城周130步),以防山越。至嘉禾六年皖浙赣一带山越被击败(据《三国志·诸葛恪传》)。明朝宁国县令姜荃林《夫子庙学记》中亦云“宁故山诸侯国,大木斯章……”。      

宁国县应有“宁姓”人氏。笔者在走访中,采访到少数宁姓人,但他们对自己家族久远的历史已不甚了解。近日,笔者在网上查到:现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的宁姓始祖宁从道,祖居安徽宁国县(今为宁国市)。      

宁从道辅佐明朱元璋开国有功,被封为镇国将军,光禄寺大夫。明永乐二年,宁从道被征调到天津海河两岸开荒戎边,他率子由安徽宁国县,迁至当时称直隶省河间府静海县双港寨落户。其长子、次子在山东登州府蓬莱县落户,后人称为大宁。双港系三子、四子,后人称小宁,跑马圈地,占了大片土地,由皇帝发给龙票办证,宁家成了这一带的封建主,后来在双港后台建立了“宁氏家祠”(解放后改做双港小学分校)。双港的宁氏分东门和西门,东门为宁从道三子的后代,西门为其四子的后代。在近600年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天津津南区双港宁氏家族兴旺,据一九九一年出版《津门古谈》一书中介绍清朝时天津的八大家,其中之一就是宁家。      

从天津宁氏家谱可知,在600年前,宁姓在宁国县是兴旺家族,他为今天的宁国是春秋时期宁国的外迁(延)而提供了依据。清康熙版《宁国县志》记载:宁国的宁字有八种写法,以“寜”为宁国的宁。亦曰,通常所用的宁字为“甯”。解放后,“宁国县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宁国县委员会”招牌上书写的宁字均为“甯”(陈剑峰先生提供)。        

今地名“宁国”,是春秋诸侯国宁国迁徙而来的,她由河南省修武县(获嘉)迁至今地,取地名仍称为宁国。东吴孙权置宁国县是沿用当地乡村地名宁国。        


参考资料:        

1、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宁氏宗谱(提供资料者宁圃亭)        

2、皖南青阳县陵阳镇的宁氏宗族历史溯源探讨        

3、宁氏宗亲网        

4、荆州热线网《古代战争史》        

5、《东周列国志》      

6、《太平寰宇记》        

7、《中国历史地图集》        

8、《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